赫鲁晓夫提出秘密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俄罗斯克格勃前第二总局第一副局长、退役少将瓦季姆·乌季洛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揭开了这个秘密。虽是一家之言,但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瓦季姆·乌季洛夫说,赫鲁晓夫多年来一直以斯大林建立和领导的集权制度叛逆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赫鲁晓夫一上台,就按是否忠于自己的原则几乎更新了整个党政最高权力机构...
赫鲁晓夫提出秘密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赫鲁晓夫的目的是什么?这等于是在问我们为什么要打倒“四人帮”。
一个国家,把自己农民的粮食都抢走了,让农民活活饿死;让几百万优秀和善良的党员、知识分子、军官被枪毙或关进集中营;让一个疑神疑鬼、喜怒无常、残忍无比的人当领袖胡作非为。这一切难道正常吗?难道应该持续下去吗?
当然在这之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保有“老大哥”的光辉形象。苏联的阴暗面一旦暴露,必然降低自己国家的威信,权威不免大打折扣。于是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得到了助长,“匈牙利事件”和“波兰事件”就与此直接相关。2007-09-30
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全面否定斯大林,因为斯大林杀子之仇恨难消,赫鲁晓夫一直怀恨在心,所以就借此好机会很狠的发泄出去,采取报复行动: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吹捧斯大林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直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培养为接班人,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却大反斯大林,甚至下令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赫鲁晓夫为什么如此仇恨斯大林?

俄罗斯克格勃前第二总局第一副局长、退役少将瓦季姆·乌季洛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揭开了这个秘密。虽是一家之言,但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瓦季姆·乌季洛夫说,赫鲁晓夫多年来一直以斯大林建立和领导的集权制度叛逆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赫鲁晓夫一上台,就按是否忠于自己的原则几乎更新了整个党政最高权力机构。有些人被赶走、流放、逮捕,甚至被枪决。为什么赫鲁晓夫要这样做,其中重要原因是为他儿子报仇。

儿被德国俘虏变节 赫鲁晓夫替子求情

赫鲁晓夫与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因为混迹于土匪,被判死刑,决定枪毙,只因他有一个当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父亲,逃脱了惩治。

后来,列昂尼德在古比雪夫又出事后,赫鲁晓夫央求斯大林饶恕他的儿子,斯大林应允了。此时正值战争爆发,列昂尼德戴罪上了前线,当上了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列昂尼德驾驶的歼击机向德国人的方向飞去,他失踪了。后来从苏共中央行政机关和克格勃一些人那里知道了列昂尼德的下落,他成了德国人的俘虏。最终他向德国人妥协,成了敌人手里的一张“王牌”。

斯大林得知后,下命令:不惜任何代价把列昂尼德从德国人手里“偷”回来,送到莫斯科。派到德国执行任务的“锄奸队”完成了这一任务,将列昂尼德“偷”了回来,送到莫斯科。根据活跃在敌人后方“锄奸队”收集到的列昂尼德的犯罪事实,莫斯科军区军事法庭判处列昂尼德死刑。

可以想象赫鲁晓夫当时的心情,他两次请求斯大林对他儿子从宽处理。于是,斯大林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此事。

斯大林坚持法庭判决 赫鲁晓夫儿子被枪决

会上,“锄奸队”队长阿巴库莫夫介绍了列昂尼德的犯罪事实和军事法庭的判决。

莫斯科州委和市委书记谢尔巴科夫第一个发言,他强调在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他说,如果名人的儿子犯了罪就能得到宽恕,我们如何向人民交代?应该维持原判。

接着发言的是贝利亚。他了解到列昂尼德在基辅和古比雪夫的犯罪事实。他提到这两件事,并强调说列昂尼德已经被宽恕了两次。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也谈了自己的意见,他们一致同意维持原判。

最后表态的是斯大林。他作出决定的心情大概比其他人更沉重。因为他的大儿子雅科夫也当过德国人的俘虏。斯大林把自己的决定写在判决书上交给了赫鲁晓夫。他说:“应当坚持和赞成同志们的意见。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会怀着一个父亲深深的哀痛接受这个公正的判决。”

会后不久,列昂尼德就被枪决了。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不满他的人采取了报复行动。他上台的第二天,莫斯科就取消了以谢尔巴科夫的名字命名的谢尔巴科夫区,关闭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百货商店,还捣毁了谢尔巴科夫纪念碑的基座。接着,贝利亚被逮捕了。法院以“刽子手和国际帝国主义奸细”的罪名判处他死刑。但是,没有人见过贝利亚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案卷。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开始对斯大林报复,他称斯大林为暴君和人民的奴役者。从此,一场反斯大林的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前苏联克格勃警卫总局副局长多库恰耶夫中将1996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警卫队》的书。书中引用了赫鲁晓夫在二十大召开前对几个亲信说的话:“尽管斯大林已经是一具僵尸,我也要为儿子报仇,让他尝尝我的厉害”,一语道破他反斯大林的目的。

可是,赫鲁晓夫没有想到,1964年10月2日,他结束了与印尼总统苏加诺的会谈之后,飞往黑海之滨休假。就在这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政变。当赫鲁晓夫返回莫斯科,等待他的就是在“退休申请书”上签字。他没有想到,在他进入“全盛时期”之际,自己也被别人清除!

所幸他只是光荣“退休”,保住了性命。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走完了他的一生。因为曾经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按惯例应该被安葬在红场上已故最高领导人的墓地。但赫鲁晓夫生前表示他不愿与斯大林为伍,加上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让赫鲁晓夫的墓建在红场,所以赫鲁晓夫死后,被安葬在了新圣女公墓。看来,直到死去,赫鲁晓夫仍不肯原谅斯大林,甚至死都不愿意和他躺在一起!2007-09-28
斯大林死后,由于他的罪行“罄竹难书”,苏联老百姓早晚要知道历史的真相,这会带给当局更大的麻烦,所以,赫鲁晓夫提出了“秘密报告”以争取主动。

当时,对东方集团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东欧的斯大林分子“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
产生了“匈牙利事件”“波兰事件”

毛泽东对此事即喜又忧。

喜的是斯大林死后,他可以做“老大”了。
忧的是这样大肆批评斯大林,中国的一套怎么办。

毛指向赫鲁晓夫的“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斗争从此开始。2007-09-27
揭露假的马列主义,回归真的马列主义。苏联老大哥勇敢追求真理!2018-08-21
cdw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8-15 20:42: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沈阳万通汽车学校 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揭了盖子 捅了篓子”。揭了什么“盖子”捅了什么“篓子”?

    1956年2月24日这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所谓《秘密报告》)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在美国中情局的推波助澜下,一时间,“秘密报告”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强烈舆论。中共代...

  • 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全面否定斯大林,因为斯大林杀子之仇恨难消,赫鲁晓夫一直怀恨在心,所以就借此好机会很狠的发泄出去,采取报复行动: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吹捧斯大林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直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培养为接班人,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却大反斯大林,甚至下令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

  •  谷艾文艺苑 人类的良知使他这么做—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的权斗始末

    综上所述,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个人观念的转变和政治策略的考量,也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考量。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苏联历史的进程。

  • 但是,由于赫鲁晓夫揭盖子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因此他一边揭盖子,一边又要把自身的责任摘出去,把错误全推到死人头上,这就注定了这个报告是不客观的,是经不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的。本身就不客观,再加上赫鲁晓夫本人文化水平低,理论素养差,导致秘密报告全文逻辑混乱,说理模糊,不能服众。所以...

  •  谷艾文艺苑 苏联1956年发生了什么

    “秘密报告”内容及方式:2月24日,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当天,赫鲁晓夫以突然袭击方式作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即“秘密报告”。该报告主要以指控肃反来否定斯大林,对“大清洗”进行浓墨重彩的妖魔化渲染,但未提及斯大林将苏联提升到世界第二工业化国家水平等功绩。报告存在的问题...

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报告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资源避难所 打一生肖 英语单词  夜唱网  免费精准算命  虎翼跨境网 Naver广告  Linkedin广告 必应广告开户 Yandex广告 谷歌广告开户  翠愛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