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医疗时代,免疫组化(IHC)在肿瘤诊断中至关重要。常规病理诊断中,约5%-10%的病例仅依靠HE染色难以明确诊断。利用IHC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效率。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特异性抗体的出现,许多疑难肿瘤得以明确诊断,尤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IHC的准确率可达50%-75%。
病理报告看不懂?一文详解临床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在精准医疗时代,免疫组化(IHC)在肿瘤诊断中至关重要。常规病理诊断中,约5%-10%的病例仅依靠HE染色难以明确诊断。利用IHC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效率。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特异性抗体的出现,许多疑难肿瘤得以明确诊断,尤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IHC的准确率可达50%-75%。
IHC结合了免疫学与组织化学技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显色反应,实现对细胞中特定抗原的定位和定性检测。
一、上皮源性肿瘤标记细胞角蛋白(CK):上皮细胞标志,常用于上皮源性肿瘤。
上皮膜抗原(EMA):低/未分化上皮高表达,间变大细胞/恶性横纹肌样瘤特征。
P504:前列腺癌敏感度高,特异性100%。
HMB45:恶性黑色素瘤标志。
二、间叶源性肿瘤标记波纹蛋白(Vimentin, Vim):软组织肿瘤的通用标志,肌纤维较明显,可用于间叶与上皮源性肿瘤鉴别。
结蛋白(Desmin, Des):平滑肌/横纹肌标志。
肌动蛋白(Actin):平滑肌/血管内皮/肌上皮标志。
肌球蛋白(Myotlobin)/肌红蛋白(myosin):横纹肌标志。
CD34:血管内皮标志,用于血管源性肿瘤诊断。
CD117:胃肠间质瘤诊断标志。
三、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Syn 突触素/NSE/嗜铬蛋白颗粒A(CgA)。
S-100:周围神经雪旺氏细胞特异性标记。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
Chr 嗜铬素:鉴别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
CK20(重组人细胞角蛋白):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CD56:神经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分布于神经外胚层来源细胞,用于星型细胞瘤、神经母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也是NK细胞瘤的重要标志。
CD99:神经外胚层肿瘤骨尤文肉瘤诊断标志。
四、淋巴组织源性肿瘤标记CD20(L26):B细胞标记,用于B淋巴瘤诊断。
Bcl-6: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用于B淋巴瘤诊断。
CD45RO:T细胞标记,用于T细胞淋巴瘤诊断。
CD3:T细胞共受体,用于T细胞淋巴瘤诊断。
CD14:组织细胞标记。
CD15/CD30:霍奇金淋巴瘤 R-S细胞。
LCA(Leucocyte common Antigen):淋巴网状细胞一线标记。
五、增殖活性与凋亡肿瘤标记Ki-67:细胞增殖标记,与肿瘤分化、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反应细胞增殖状态。
Bcl-2:耐药机理为抗凋亡作用。
CEA:多数腺癌表达CEA。
Rb(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抑制基因,调节细胞周期。
Nm23:转移抑制基因,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
E-Ca:E钙粘附蛋白,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性激素,阳性率与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关。
C-erbB-2:肿瘤恶性程度高,与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关。
PS2(雌激素调节蛋白):与ER表达相关,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判断指标。
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影响化疗敏感性和预后。
胸苷合成酶(TS):5-FU作用靶点,阳性提示耐药。
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
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 π):对多种化疗药物耐药。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对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化疗药物敏感。
七、常见肿瘤的IHC肺鳞癌患者的IHC:p63(+),TTF-1(-)。
胃/贲门癌患者的IHC:CEA(+)、CK8/18(+)、HER2(-)、Ki-67(60%+)。
肠癌患者的IHC:MLH1(+)、MSH2(+)、MSH6(+)、PMS2(+)、VEGF(+)、EGFR(+)、HIF-1a(+)、Ki-67(90%+)。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