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3. 若医疗机构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4小时内寄送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4. 对于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传染病上报后处理流程 接到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一级一级往上报告,需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第三十二条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
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向本地卫健委报告,由其组织协调传染病的控制与防疫工作。3、医疗卫生机构:如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首先应报告给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如疾控中心指定的定点医院等。医疗机构会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与诊断确定,并及时向CDC与卫健委报告。4、公安部门:部分传染病如鼠疫、病毒性肺炎等...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向当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规定情形之一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