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出现于19世纪中叶巴黎公社期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报告文学进入成熟时期。美国记者J.里德描绘十月革命的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天》,是当时的名著。M.高尔基创作《列宁》 等报告文学作品, 主编报告文学集《世界的一日》,并且写了关于报告文学的论文,推动了国际报告文学的...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散文体裁,它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这种文体要求作品中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同时经过艺术加工,具备文学性。报告文学是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在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始于30年代,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
报告文学是一种结合了新闻与文学特点的散文体裁,它以新闻性、文学性和政治性为基本特征。这种文体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五四运动后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报告文学旨在迅速反映社会现实,强调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报告文学的核心在于真实,它要求作品中的事件和人物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通过对真人真...
所以,在“报告文学”没有统一的名称之前,一些报刊上称其为“文艺性速写”、“文艺性通讯”、“文艺性的调查报告”或“特写”等。报告文学曾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早在1847年6月26日,恩格斯就以辛辣的笔触,写下了《基佐的穷途末日,法国资产阶级的现状》一文。后来,象高尔基的《一...
报告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中国现代报刊慢慢发展起来,报告文学即是新闻与文学相融合的产物。有学者认为,梁启超于1898年发表的《戊戌政变记》已初步具备了报告文学的特征。1930年,中国正式出现“报告文学”这一文体名称。1932年,阿英主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