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骨密度报告主要看T值,以下是对超声骨密度报告的解读:T值正常范围:T值的正常值范围在1和+1之间。这表示人体骨量丢失或多10%都是正常的生理范围。T值降低的意义:当T值从1逐渐往下降时,意味着人体骨量在逐渐丢失。当T值降到2.5时,表明骨量明显下降,此时可以通过补钙、晒太阳、运动等方式尝...
超声骨密度报告中BMD是指所测部位的骨密度,T值是指被检者的骨峰值与同性别正常年轻人的进行比较,确定被检者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中T值正常值在-1和+1之间表示骨密度正常。人体的骨量丢失过多时T值从-1逐渐下降,下降到-2.5时为低骨量即低骨密度,可通过补钙、多晒太阳、适度运动的方式可能缓解...
超声骨密度主要是看T值,T值的正常值在-1和+1之间,也就意味着人体骨量丢失和多10%都是正常的。人体骨量一旦丢失过多,T值会从-1逐渐往下降,降到-2.5的时候意味着骨量是下降的,通过补钙或者晒太阳、运动的方式有可能能缓解骨密度的丢失。另外,如果T值降到-2.5以下考虑骨质疏松的情况比较严重...
超声波骨密度正常值汇报上关键有下列几类指标值标值:超声波传输波速(SOS)、超声波光纤宽带衰减系数(BUA)T值和Z值。假如骨密度正常值越大,SOS和BUA标值越大,相反假如病人有骨质疏松标值便会缩小。病人骨密度低时,BUA会低于60.49,当病人患骨质疏松时,BUA会低于52.56。检验报告里除开SOS和...
骨密度检查报告的解读主要关注T值和Z值:T值与Z值的观察对象:50岁以上人群:主要观察T值。50岁以下人群:大部分观察Z值。T值的解读:T值>1:表示骨量基本正常。T值在1到2.5之间:表示骨量减少。T值≤2.5: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T值≤3.0:可以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Z值的解读:Z值的解读...